English||   Search 

 

返回主頁

 
培志簡介
    我們的成就
    年度報告
    與我們聯繫
    問與答
    作業程序
    宗旨
    我們的團隊
    資助地區
    抵扣稅款
    董事簡歷
    指導單位
 
中國項目
    大學無息貸款
    助學金
    捐贈圖書
    Laurice醫療基金
    培志其他活動
    學校建設
    夏令營
    師資培訓
    冬令營
 
如何參與
    參與方式
    加入我們
    義工體驗團
 
公布欄
    照片集錦
    培志記事
    媒體報導
    通訊
    說故事時間
        人間淨土
        一束花
        我要做有錢人
        蜀道難
        己所不欲,施於人
        絕望中的希望
        沉默的孩子
    義工天地
        因為有你
        夏令營小記
        紅河記事-記2014培志冬令營
        夢廻元陽
        夏令營感言
        愛的春天
        東莞瑞輝鞋業有限公司感言
        2011年義工瞭解團感悟
        一個都不能少
        不能停止的公益活動
        家訪日記
        梯田裏的ABC
        家訪後記
        那年夏天
        ?北一女?情思
        另一種擁有與感謝
        臺北的街頭處處有溫情
        寫給小姨的信
        安立的信
        父親的來信
        溫馨的對談
        培志義工之旅
 
培志家族
    學生成就
    學生自傳
        張尚虹自傳
        張尚虹自傳 2
    培志人
        創刊語
    學生信件
    學生照片
    老師與家長的話
        賈小權老師
        貧困生家長永忘不了的事件
        鄧朴文校長
        蘇春華老师
        黃永靖老師
 
東南亞項目
    柬埔寨
    緬甸
    泰國
    學生自傳
    東南亞記事
    照片及視頻

/中文/公布欄/說故事時間/一束花


一 束 花


一 束 花

一個家若窮的只剩下人,那是窮的一塌糊塗,窮的不可名狀。

沙斌的家就是一個窮得只剩下人的家。

沙斌住在四川省凉山彜族自治州的鹽源縣。今年15歲,讀初二。他是培志教育基金會幫助的孩子之一。我們到他家視察,看他是真窮還是假窮,是否靠關係走後門進來的。


一進他家,我倒不怎麽驚奇,這麽窮,我已見怪不怪。若不窮成這樣,也沒有資格申請基金會的助學金。牆是泥土粘在一起,我不明白,泥土怎麽這麽聽話,說粘在一起,就粘在一起。一大片牆,四大片牆,土撐的牆怎麽不散呢?地面自然還是黃土,雖是凹凹凸凸,經年累月踏踩,倒也不那麽凹凸。

一進屋,吃喝拉撒,全在這屋裏 ;牆角是個竈,算是廚房。幾張凉席,就是床了。

幾年來,雖說我看過太多農民凄凉的家庭狀况,總覺得看盡天下的貧窮,沒有什麽貧窮會令我驚奇。看到地上幾張凉席爲床,貧窮對我又升了一層。即使太安鄉王四女家-----基本上是些廢木料釘在一起的大型木箱-----睡房小得只容張木板的單人床,好歹是張離地的床。

沙斌一家却連一個離地的破木板床也沒混上一張。

突然間,我注意到草席旁邊有一個缺口的破酒瓶,裏面插著一束野花,不知名的小野花,白色、黃色、紫色,藍色,擡頭挺胸站在破酒瓶裏。

我的眼濕了。


我說:?沙斌,這花從哪裡來??

?野地採的?。沙斌經年累月在太陽下勞動,皮膚黑的發亮。

?你喜歡花??

???.?沙斌點下頭,抿著薄薄的嘴唇,閃著黑白分明的丹鳳眼,直視著我,算是回答我這無聊的笨問題。

我說:?沙斌,阿姨很感動,在此艱難的環境裏,你還這麽熱愛生命,欣賞美???我一時哽咽,無法說下去。

沙斌的妹妹沙芳,剛從田裏耕作回來。沙芳今年14歲,讀完小學二年級,即輟學在家,幫助父母幹田活。她坐在一塊木頭上,恬靜的盯著我們看,毫無羞澀。我問她想不想回學校讀書,突然間,她眼睛一亮,慌亂直點頭。似乎害怕若不趕快點頭,此機會稍縱即逝。

我轉身問沙芳的父母,?沙先生,如果基金會送沙芳回學校讀書,你能保證與我們配合嗎?你能保證不留她在家做農活嗎??

沙芳父母不尷不尬直點頭。

中國偏遠地區的農村,超生現像是家常便飯,越窮的農民生的越多。一不怕罰款,反正沒錢,二不怕處分,反正農民是個體戶,沒有工作單位施加壓力。農民生小孩,比養牲口划算,既有牛的力氣,又比牛聰明獨立。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工作力量,擔起一份農活。

此地小學的升學率像金字塔,比如說,100個孩子進小學一年級就讀,三、四年級時就少一半,五、六年級時又少一半。小學畢業時,只剩20個人,失學率高達80%。老師們說孩子們在一、二年級時沒有生産力,百分之百的的家庭都會送孩子來上學,除了學寫自己的名字,主要是托兒,孩子們在家?趴趴走?,討厭。

三、四年級時,孩子們漸漸有點用處了,放牛、汲水,幹點輕活;五、六年級時,技藝更是成熟,家長更是不讓孩子們上學了。文盲的家長受到貧窮的煎熬,沒有知識,總覺得?讀書無用?,許多村子出不了個初中畢業生。


當下,安立與我立刻決定送沙芳去最近的小學報名。

我們乘著七人座的麵包車,一路抖了45分鐘到了雙河鄉的古柏小學,顛得我肝腸寸斷。

黃老師坐在中間一排,回頭與我說話,車顛得她整個人彈跳起來,撞到車頂。黃老師土生土長于此,大學去成都讀,畢業後,回來故鄉大凉山。她說:?我回來,想爲故鄉做點事,我們這兒太苦了。?像她這樣爲奉獻而奉獻的老師挺多的。他們關心孩子,孩子輟學沒回來上學,走幾個鍾頭,找回來。孩子沒錢交學費,自己掏腰包墊上。

教書工作非常繁重,早上7點鐘早自習,忙到晚上10點鐘晚自習,周末也一樣,許多老師以校爲家,幾個星期才回去一趟。

到了古柏小學,說明來意,很快交了費用,只需人民幣 120元 (US$15) ,拿了新書。

當我把新書拿給沙芳時,我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快樂。一個14歲的女孩,重回學校讀小學二年級,雖然她輟學6年,但是不晚。她將於18歲小學畢業,21歲初中畢業,24歲高中畢業,28歲大學畢業,一點也不晚。我盤算著她的未來,越想越興奮,眯著眼似乎看到沙芳坐在教室裏,與一群7歲的孩子,一起讀小二。甚至看到21歲的沙芳,坐在教室裏與一群少年子弟讀初中。

我說:?沙芳,你的同學都是七、八歲,你14歲,你不會不好意思吧。?沙芳搖搖頭。

我說:?好孩子,沙芳是個勇敢的孩子,阿姨對你有信心。沙芳讀完小學,讀中學,讀大學,好不好!?說完我竟然鼓起掌來,像小學二年級的孩子。

註完册,我們送沙芳回家,沙芳說她還有個弟弟在此讀小學一年級,她要等弟弟一起回去。快中午了,我拿人民幣30元給沙芳,買中飯吃。她說太多了,堅持收1元,我再三要她拿著,倔強的她直搖頭,一個字不說。我熬不過她,給了她1元。沙芳走路回去,單程要90分鐘,這種現象在此地很普遍。一天吃早晚兩餐,中午不吃,路遠,無法回家吃。窮,沒錢買中飯,許多小學早上九點上課,下午三、四點下課,配合孩子們一天吃兩頓的肚皮。

大凉山在四川省西南方,是個彜族自治州,鹽源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縣內平均海拔2500公尺,氣候四季分明,具有?一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的典型立體氣候特徵。

鹽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縣歷史,始自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已設置了越西郡定乍縣,歷代縣名幾經變异,清朝雍正七年定名爲鹽源,沿襲至今。鹽源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曾以鹽鐵之利而繁榮。

舉世聞名的瀘沽湖即在縣內,位于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距鹽源縣城120公里,川滇兩省共轄。居住在瀘沽湖畔的古老民族摩梭人,至今保留著傳統的母系社會形態,他們生活在以女性爲軸心的母系大家庭裏,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原始阿肖走婚生活。

全縣人口約30多萬人,百分之六十是彜族,另有少數藏民、蒙古族。大涼山在解放之前,還是奴隸社會,解放後一口氣由奴隸社會躍進爲社會主義社會,跳過封建社會。此種社會現象,大凉山人津津樂道,幷設博物館保存數千年來奴隸社會的歷史與文物。

過去數十年以來,農民亂砍樹林、水土流失嚴重、土壤原本貧瘠,再加上濫伐。我們所到之處光禿禿的凄凉景象,觸目驚心,漫山遍野只長大石頭,貧瘠的紅土層層斷裂,映著藍得發亮的天,構成一幅蒼凉的大西北景色。


回程途中,黃老師細述沙斌的身世,沙爸爸沙媽媽就是老實的農民,大字不識一個。大凉山氣候不定,看天吃飯,氣候好的年份,收成好,多賺幾百塊,氣候不好的年頭,收成不好,許多孩子就輟學回家,等第二年再說。沙爸爸爲了找個生路,出外打工,幫別人蓋房子,不小心從房頂上摔下來,怕人家不安心,硬說沒事,也沒錢就醫,就此腰背經常酸痛,不能做重活。

沙斌前兩年在校園挖土,左脚被一位同學用鋤頭挖著,血流如注,脚骨都露出來,昏過去,送醫院縫了三針。醫院沒有麻藥,忍著痛,硬縫。懂事的沙斌怕增加學校負擔,只住了一天,忍痛出院。

去年暑假與父親去挖礦賺學費,被一塊大石頭砸了頭,血流了一臉。看著一貧如洗的家,他忍著痛裝著沒事,沒就醫沒上藥,現在頭皮上還有個大疤。前幾個月放寒假,爲賺學費,迎著大雪,拖炭出去賣。被一個官員的摩托車撞倒,花盡了家中剛賣的糧食錢才保住手。車主仗著有錢有勢,官官相護,沙斌沒有得到一分錢的賠償??。


黃老師細述沙斌如此驚心動魄的人生,小小年紀,15歲,已飽嘗人世的淒涼。我聽著,無言以對。老天爺是如此的勢利眼,越窮的人禍事越多,越窮的人越倒楣。我見過太多像沙斌這樣淒涼的孩子,不同的孩子,相似的遭遇,換湯不換藥。

我做這份工作,聽這些事,受這份煎熬,天地之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我爲人世間的不平悲傷,我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沮喪。

我的心口揪著一團悶氣,咽不下,吐不出。


回到美國後,收到沙斌的信,他說:?您見了我的家,和我插在花瓶中的幾束花,便流著淚說:?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孩子還如此熱愛生活。

我們生下來就在如此條件下生活,我們雖想過得好一點,但是命運如此。即使如此,我已經很感恩,得到生命本身的賜予,已經是老天爺給我最大的恩惠。

說來慚愧,我是愛生活,但我的妹妹比我還活潑、開朗,更熱愛生活,更懂事。如:當我踏上上學路時,她哭了,因爲家裏窮,我讀,她就無錢上學,只能在家勞動。我懷著不安之心去上學。周末我回去時,見她幼小的身軀立在地間,用那小小的力在勞動。

見我回來,便跑來,對我說:?哥哥,你在學校很傷心吧,別的孩子,個個吃得好,穿得好。我這幾天,挖了點草藥賣了幾元錢,去的時候記住拿去,好好學習。?說完甜甜的笑了。

我抱著她說:?不,哥一點都不傷心,可把你害苦了,如果哥哥在家勞動,你就不用在這幼小的年齡受苦了。可是,妹妹,哥哥想學習。

妹妹聽了,故意裝著笑,說:?哥哥,不,在家勞動挺自在,沒你們那樣整天呆在學校中苦。只要你好好學習,妹妹將來在你家,不就得了嗎??說完裝作有事跑了。

我知道,她心理難受,跑去牆角哭。

每次看著懂事的妹妹幼小的身影,我便黯然流淚。

在如此的家庭,如此的妹妹的條件下,在校的我,一靜下來看書,寫字時,一切又浮現在眼前,不由傷心起來。爲了克制自己,我經常不停地同別人說話,尋開心,以免上課時沒有好心情聽課。家中的一切,尤其是妹妹不能上學,成了我心中如山之包袱,生活在不安的罪惡感中。

現在,阿姨,你讓我的妹妹心想事成,上學讀書,讓我的包袱也飛到九霄雲外。我終於能放下一切,投入學習??。?


沙斌的文筆極好,小小年紀,才華橫溢,淋漓盡致的刻劃貧窮如何剝奪人類的尊嚴。更令我敬佩的是他頑强的個性,一心求學。在物質極度匱乏的環境,一束野花,道盡他對生命的熱愛,他盡可能快樂的生活著。生命本身,就是賜予他最大的恩惠,他帶著感恩的心情苦中作樂地生活著。

區區15美元,竟然能解下一個男孩心中的包袱,成就一個女孩心中的夢想。15元,15元,對許許多多人,根本不是錢,却是一個男孩心中的隱痛,一個女孩希望之所繫。我們舉手之勞,却能改變他們的一生,我們豈能不誠惶誠恐感恩?


想到沙芳站在古柏小學門口,向我們揮手,車開遠了,她還不肯離去,身影越來越小。想到沙斌心中的包袱放下,能够專心學習,我胸口揪成一團的悶氣,似乎散了,其實更濃。

對送沙芳上學的?成就?,我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想到中國偏遠地區還有千千萬萬的沙芳,輟學在家耕作勞動,他們被剝奪一個孩子最基本的權利---讀書。

我個人的能力有限,基金會的資源有限,而成千上萬輟學的孩子,錯過讀書的機會後,似長江入海,永遠喚不回。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與歲月,送更多沙芳回學校呢?這個迫切的使命感,時時刻刻鞭策著我。焦慮憂愁都無濟于事,唯有加把勁,把握時間,送更多沙芳回學校,時不我予。


2003年秋天寫於舊金山


作者鄭天琴女士是培志教育基金會的創辦人.我們非常感激您將此文章介紹給您的朋友,幫助我們散播愛的種子.此文有英文版本,以供選擇。刊登在基金會的網址上.若需多份拷貝,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盡快寄給您或直接寄給您的親友.


電話:650-525-1188 Fax:650-525-9688


網址:WWW.PeachFoundationUSA.org Email: staff@PeachFoundationUSA.org
 

| Home | Our Projects | Our Children | How To Help | About PEACH | News Center| Facebook

Copyright ©  2022, PEACH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